說到中國功夫的時候,拜武俠小說之賜,大家隨口一說都是一堆門派的名稱。而真正有在學的人,確實也知道,有各個門派。
其實有門派,是件好事。一旦門派定出來了,很多東西都很清楚。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。
例如說:
被別人使用拉手,拉向對方的時候,在詠春拳的話,就是出滾手,甩開對方的力量,或是同時腳設法跟上 。而如果是八極拳的話,大概就是順著對方的力量,直接用肩膀撞上去。( 好像是叫貼山靠吧? )
詠春拳極少使用肩膀撞的動作,並不是這個動作一定不好,或是這個招式不管用,純粹是因為,詠春拳設計的拳理,是手不"連"身,手和身體是鬆開的,是分離的。而練習時,所有的練習,都是強化手和身體鬆開的習慣。
這樣的一致性,我認為是非常好的。
一旦選擇了某個系統的拳理,就等於放棄了許多「本來具有可行性」的招式。一捨一得,就像是在程式設計時,常常遇到的memory v.s. speed 的trade-off
黃子健說了一段評語:「不需要練所有的功夫,反正"當下"只有一個, 贏過一個當下,就是贏了。」「你說你練了某某功夫,有一千招,我的招式比較少,但是我贏過每一個當下。」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